科普我来说
(2024年6月14日更新细则)
一、项目介绍
本赛项(科普我来说)以科普创作、表演和演讲等形式呈现,要求参赛者不仅要会“讲”,更要会“做”,让参赛选手亲身参与到科学制作活动中,通过作品展示和作品讲解的形式,领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知识。
本赛项(科普我来说)以“数字技术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重点考察培养参赛选手科学探究精神,要求参赛选手充分发挥想象力,面向未来,以“人类未来的美好生活”为核心展开科普创作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加以呈现,科普创作原则上应参赛选手自行手工创作。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本赛项要求在展示科普知识的基础上,增加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如各类开源主控板、各类开源传感器及相关技术。
二、组别设置
竞赛分为小学A组(1-4年级)、小学B组(5-6年级)、中学组(初中及高中),每队人数不超过2人。
三、赛事安排
科普我来说设初赛和决赛两部分。
1.初赛安排
市属学校和未举办区选拔赛的学校负责本校的报名工作,报名工作统一在指定的网站上完成。
1.1作品材料提交要求
科普我来说是一项科普作品创作和讲解展示(包括作品所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相结合的赛项。选手应创作或设计一个具有科普性的作品,作品应具备科学性,能展现所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然后再根据作品创作一篇科普演说稿,展示参与有关作品创作、实验、研究或探索背后发生的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和感悟,演讲要求体现演讲者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运用科学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作品提交:每所学校每个组别报名不超过5个,每个作品不能超过2人和1名指导老师。作品通过线上提交形式,参赛选手根据创作的作品和科普演说稿录制视频上传大赛官网。
(2)科普作品要求:作品和稿件必须完整体现科普所呈现和应用的科学概念,包含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定律、现象等等。
网上提交时需要以下材料:
(1)演讲视频:视频自行横屏录制,演讲者可以在固定背景下演讲,也可以在多场景切换情境下演讲,但应充分展示作品的科学原理,具备直观性的演示效果。可加情景音乐,时长3-5分钟,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拍摄,以MP4格式存储,分辨率以1920×1080为佳,声音清晰,应配有同期声字幕。视频大小不超过150MB。不可添加任何水印标识,不插入任何商业广告。演讲视频作品中,需介绍参赛者姓名、年龄及班级,但不做其他介绍(如不得出现学校信息等)。
(2)作品介绍:作品介绍文档提交格式为PDF,介绍文档内容可参考附件1【附件1下载】;
(3)作品图片:拍摄作品至少三个不同角度的全景照片,以及至少三张作品关键功能的细节图,原则上应展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4)科普演说稿:完整的科普演说稿。
1.2 作品的技术要求
(1)技术要求:作品应充分展现科学原理,可以是机械动力、电磁学、光学等各类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知识。
(2)设备要求:作品所使用的开源主控板应具备可编程功能,主控板应该具备数据读取与显示等必要功能,其中数据显示应支持中文显示,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如AI人脸识别、语音播报等。
(3)作品外观要求:应符合科学原理的应用背景,基于各类开源主控板、开源传感器进行设计、制作的具有创意的作品,不能是对成套套件的简单组装或现有作品的照搬或抄袭,上述的认定由大赛组委会协同专家评委判断,最终以大赛组委会认定为准。考虑到进入决赛后,作品需携带至决赛现场,作品的长宽高建议原则上不能超过 100cm*100cm*100cm,重量不超过20千克。
(4)其他要求:①作品中的各类开源主控板、开源传感器推荐使用国产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开源主控板推荐采用华为鸿蒙OpenHomeny或者华为LiteOS系统,以及使用国产的软件编程平台;②科学说创赛作品原则上不能使用超过两块主控板,并且主控板之间要有通信联系(即不能是完全独立的两块主控板),同时,所有的现场命题只能在一块主控板完成且只能下载一个完成程序,不能按照任务点下载程序。
2.决赛安排
决赛分为初赛作品演讲及专家现场提问两个阶段,决赛时选手们携带初赛作品进入赛场并进行演讲与演示,演讲与演示结束后各参赛队伍根据专家现场提问回到评委提问。决赛最后得分将以初赛作品的演讲与演示情况及专家现场提问回到情况进行总分的评判。
四、评审标准
(1)初赛评分标准:总分100分,故事性10分,科学性30分,综合性15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15分,作品提交完整度30分。
(2)决赛评分标准:总分100分,故事性15分,科学性20分,综合性20分,专家现场提问20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0分,团队合作5分。
竞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参赛队及其所在学校所有,参赛队应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
科学秀
一、 活动背景
赛项以科普创作、表演和演讲等形式呈现,要求参赛者不仅要会“讲”,更要会“做”,让参赛选手亲身参与到科学制作活动中,通过作品展示和作品讲解的形式,领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知识。
二、 比赛办法
(一)组别设置:设小学A组(4年级及以下)、小学B组(5-6年级)、中学组三个组别。每队报名人数不超过3人选手和1名指导老师,每所学校每个组别不超过5队。
(二)项目设置:科学秀赛项分为科学实验能力测试和科学秀表演两部分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1、实验能力测试部分
(1)选题:从2022年最新版的科学教育标准中进行随机选题;
(2)测试方法:A、B组别的每个队伍由评委老师随机抽选1位代表进行测试,选手抽选选题后,将用主办方提供的材料进行现场科学实验演示,测试其实验能力,限时3分钟。
2、科学秀表演部分
(1)选题:符合厦门市第七届中小学创客大赛的主题;
(2)比赛方法:各学校按照年级自由组队,每个队伍不超过3人,对自己所确定的选题进行科学表演,限时5分钟。
(三)初赛(市属学校和未举办区选拔赛)
市属学校和未举办区选拔赛的学校负责本校的报名工作,报名工作统一在指定的网站上完成。
报名要求:
市属学校和未举办区选拔赛的学校初赛采用录制科学秀表演视频作品上传提交的形式,具体视频要求:
①视频格式统一为MP4格式,分辨率1920*1080,时长不超过5分钟,画面连贯,录音清晰,无需录制实验能力测试部分内容。
②横屏录制,保证人物、声音、内容清晰,可自行进行剪辑与特效处理,但不可替换选手声音。不得出现与活动无关的商业信息(如其它活动背景、品牌LOGO等);
③选手着装要求干净整洁、得体大方,不做化妆等要求,发型要求干净简洁,不遮挡眼睛,有表演需要的选手可根据作品表现需求着装。
三、比赛流程
1. 比赛签到
(1)A组参赛队需在上午完成签到;
(2)B组、中学组参赛队需在下午完成签到;
2. 抽签、候场
各参赛队签到后,需根据抽签号码进入相应候场区,等待比赛叫号,期间不得随意离开候场区,避免过号;
3. 实验能力测试部分(限时三分钟)
(1)测试范围:组委会赛前会公示10个主题,划定测试范围,比赛日当天,组委会将在公示的10个主题中随机抽取5个主题作为此次测试题目;
(2)测试流程:每只参赛队按照抽签顺序有序进入考场后,评委将随机抽选队伍中的1名代表进行测试,选手需在三分钟以内完成实验能力测试,待测试结束后参赛队方可进行科学秀表演;
4. 科学秀表演部分(限时五分钟)
科学秀表演共限时五分钟,参赛队需根据各自的主题,按时完成科学秀的表演;
5. 表演结束,选手离场
选手表演结束后,需整理好所带的表演、实验器材,有序离开赛场;
6. 统分
表演结束后,进行统分;
四、评分标准
科学秀赛项总分100分,其中实验能力测试部分占30%、科学秀表演部分占70%。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附件1:实验能力测试评分标准
附件2:科学秀表演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