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组织
活动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委网信办、厦门市科技局、厦门日报社主办,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市教育学会、厦门网、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
二、主题:现场命题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24年12月28日(星期六)
2.签到时间:2024年12月28日 上午7:30-8:20
3.比赛地点: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文宣楼/学武楼(详情地点可在高德/百度地图查看)
4.比赛期间制作环节和答辩环节教室分布如下:
项目 |
教室 |
组别 |
组别号数 |
耳机孔 |
制作环节 |
文宣楼A404 |
小学A组 |
1-54号 |
双孔 |
文宣楼A405 |
小学A组 |
55-127号 |
双孔 |
|
文宣楼B404 |
小学B组 |
128-182号 |
单孔 |
|
文宣楼B405 |
小学B组 |
183-237号 |
双孔 |
|
文宣楼B406 |
小学B组 |
238-292号 |
单孔 |
|
文宣楼B313 |
小学B组 中学组 |
小B:293-303号 |
单孔 |
|
文宣楼C201-2 |
中学组 |
344-378号 |
双孔 |
|
文宣楼C401 |
中学组 |
379-410号 |
单孔 |
项目 |
地点 |
教室 |
组别 |
组别号数 |
答辩环节 |
文宣楼 |
A404 |
小学A组 |
1-32号 |
A405 |
小学A组 |
33-64号 |
||
C201-2 |
小学A组 |
65-96号 |
||
C401 |
小学A组 |
97-127号 |
||
B404 |
小学B组 |
128-163号 |
||
B405 |
小学B组 |
164-198号 |
||
A401 |
小学B组 |
199-233号 |
||
B406 |
小学B组 |
234-268号 |
||
B313 |
小学B组 |
269-303号 |
||
学武楼 |
B201 |
中学组 |
304-338号 |
|
B202 |
中学组 |
339-374号 |
||
B203 |
中学组 |
375-410号 |
四、日程安排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12月28日 |
7:30 |
签到 |
文宣楼门口 |
8:00-8:30 |
进入赛场 |
文宣楼 |
|
8:30-11:00 |
现场制作环节 |
文宣楼 |
|
11:00-12:30 |
午餐 |
丰庭餐厅/竞丰餐厅 |
|
12:30-17:00 |
答辩环节 |
文宣楼/学武楼 |
|
12月29日 |
16:00 |
颁奖典礼 |
体育馆 |
五、决赛须知
1.参赛选手须以真实身份参赛,随身携带身份证(或学生证、户口本)等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备查。
2.参赛选手需自备:耳机(依据教室设备要求携带对应单/双圆孔耳机;有麦克风功能,需要语音输入或录音要求,建议带USB口耳机);
3.参赛选手需使用现场提供的账号,不得使用原有账号;
4.现场制作时需要填写参赛作品名称;
5.决赛现场制作时间为上午8:30-11:00(共150分钟),答辩时间为中午12:30准时开始,下午5点结束;
6.作品内容及选手答辩时均不能透露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
7.作品时长须为2.5-5分钟,展示作品及答辩时间为5分钟,请控制好作品时长与答辩时间;
8.本次比赛应用优芽互动电影等软件参赛的仅能使用空白创建,禁止在作品里插入赛前已完成的动画及视频资源;
9.本次比赛的作品要求采用16:9的画面比例;
10.比赛期间,禁止浏览无关网站及使用微信、QQ、邮箱、网盘等,禁止携带U盘等存储设备,禁止携带任何带文字的纸质材料进入比赛教室;
11.参赛选手的电话手表及手机统一放在讲台处暂存,水杯统一摆放在教室后面靠墙处,离开教室时记得带走。
12.制作时间以及答辩时间未结束,不得提前离开座位,有事请举手示意。
六、注意事项
1.各校参赛选手需由学校指定老师统一带队集中前往,集体进入厦大校园比赛场地。参赛选手应按时入场,比赛开始后迟到30分钟以上未进场参赛,即视为弃赛;
2.指导教师及家长禁止进入赛场,指导老师统一在学武楼C204/C206休息;
3.提交的参赛作品必需为作者原创,一旦发现抄袭,立即取消比赛资格;(作品超过30%与他人作品雷同的则视为抄袭嫌疑,将进行核实)
4.选手在制作过程中需及时保存;
5.请各校带队老师提前与参赛选手沟通好集合地点/接送方式;
6.在中午制作环节结束后,参赛选手会统一先由志愿者带领到文宣楼签到处,后自行与学校带队老师集合,并由带队老师带领到餐厅用餐;
7.参赛选手用餐结束后可回答辩教室(文宣楼/学武楼)休息,为了下午比赛顺利进行,参赛选手回到答辩教室后请勿随意走动,有需求可举手示意;
8.当天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应清点好携带的物品,参赛选手会统一先由志愿者带领到文宣楼/学武楼一楼,后自行与学校带队老师集合,在老师带领下安全有序离开,避免聚集和逗留。带队老师须制定外出活动安全应急预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评审标准
评审指标说明 |
|
主题创意 (20分) |
1.主题充分贴近赛事要求,不偏题(10分) |
2.主题选材具体,构思新颖,角度独特,丰富生动,深入人心(10分) |
|
内容组织 (20分) |
1.结构逻辑清晰,作品内容中心思想突出(5分) |
2.作品内容创新、剧情完整流畅,节奏把握自然(5分) |
|
3.作品时长不低于2.5分钟,未出现个人相关信息(10分) |
|
作品呈现 (30分) |
1.图像清晰,画面过渡自然,场景镜头运用巧妙,素材布局精心合理(10分) |
2.图像动态与剧情内容匹配,作品色彩鲜明,图文配色美观,作品使用16:9的画面比例(10分) |
|
3.动画作品应用背景音乐、音效、配音合理,视听效果能够渲染作品主题(10分) |
|
交互内容 (10分) |
作品中根据年级需求融合交互动画元素(具体要求:小学A组添加触发;小学B组及中学组添加编程),衔接流畅,交互内容创作合理有效(10分) |
答辩环节 (20分) |
表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对作品能够良好地阐释说明,体现作品中心思想,举止得体,应变能力强(20分) |
加分项 |
作品中有原创配音。(0.5-3分) |
注:作品内容超过30%是网络下载或抄袭他人作品的,直接取消比赛资格。